力争到2025年,粮食产量达到126亿斤以上!浙江出重招

发表时间:2022-12-09 14:28

日前,省农业农村厅、省发改委联合印发《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指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省将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粮食生产条件有效改善,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,生产体系、产业体系、经营体系逐步完善,扶持政策不断健全,保障水平全面提升,农民种粮效益稳步提高。力争到2025年,全省粮食播种面积、产量分别达到1540万亩、126亿斤以上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亿斤以上。


《方案》提出,要优化区域布局,根据自然资源禀赋、产业结构状况、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,进一步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,扩大杭嘉湖平原、宁绍平原、温台平原和金衢盆地水稻、小麦等主粮播种面积,挖掘丘陵山区旱粮生产潜能,推动区域均衡增产,促进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要优化品种结构,以稳步提升小麦、扩大水稻、发展大豆和特色旱粮为主线,坚持多品种融合发展,大力推广高产、优质、多抗、广适、宜机化品种,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模式,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。


《方案》要求,要强化耕地保护建设,落实耕地硬核保护措施,坚决守住耕地红线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基本农田“非粮化”;强化耕地用途管控,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,切实治理抛荒,提高利用率;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相结合,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行动,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0万亩以上。实施农业“双强”行动,大力推进种业振兴,全面推进机械化生产,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模式,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,进一步挖掘科技增产潜力。要创新完善经营机制,着力扩大规模经营,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,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,促进产销有机对接。


《方案》明确,要大力培育粮食生产主平台、主产区、主力军,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,组织实施改造提升行动,将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成高产稳产吨粮田;着力提高科技应用水平,加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,全面配套服务体系建设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改造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150万亩,到2025年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复种指数达150%以上。加大产粮大县粮食生产投入,强化政策支持激励,“十四五”期末,产粮大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全省占比争取达50%。深入实施“两进两回”行动,进一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,培养一支有文化、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种粮队伍。


《方案》指出,要着力抓好节粮减损,严密防控重大病虫害,“十四五”期间,确保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%以内。要全力防范自然灾害,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和机制建设,最大程度减少粮食作物因灾损失;推进生产环节节约减损,推进粮食精细收获,到2025年,主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用种量下降5%,田间地头收获损耗控制在3%以内。


(转自浙江农业农村 2022-12-05)